痛心!女孩走路姿势不对劲,竟被确诊重病!夫妻养娃细节曝光后,全网泪目……

当妈后,你最难教会孩子的一件事,是什么?

写字?数学?还是写作文?……

@金凤 的答案,是走路

画面中这个小女孩,叫豆豆,今年 7 岁了。

出生时,她是顺转剖的早产儿,缺氧缺血,在保温箱待了 28 天;

两岁时,她被判定「脑性瘫痪导致运动神经受损」,医生劝告:做好这辈子走不了路的心理准备

老家的邻里邻居,说话不怕得罪人:

“脑瘫?就是傻子咯。”

“没必要花太大代价在这个孩子身上。钱花出去,也不管用的。”

@金凤 不信命:我可爱的女儿,怎么能一辈子走不了路……  

2019 年,@金凤 关掉创业的卤菜店,带豆豆逃离老家,去了重庆一家医院做康复治疗。

丈夫在外地打工攒钱,母女俩住在医院附近月租 1200 元的老居民楼,一住就是 5 年。

常常做完康复,已经是晚上六七点,母女俩一前一后走在这条冷清的巷子里:

小女孩前进三五步会摔倒,再拍拍尘土爬起来,眼前是「摇摇晃晃的人间」;

妈妈趁夜色,偷摸擦干湿润的眼睛,叮嘱道:“幺儿啊,慢慢走。脚踩稳。妈妈在。”

为了让豆豆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,@金凤 拍了上千条康复视频。最开始站都站不起来,到现在,豆豆已经能独自走进小学,成为一名小学生了。

他们一家的故事今年数次登顶热搜,被打上「奇迹」的标签,让全网泪目。

翻阅 @金凤 所有细碎的日常记录,我们发现这不只是一篇「感动中国式」的励志叙事;

还是一个,极其平凡、没有任何资源的家庭,凭借强大的内心引力,为彼此搭建港湾的故事

而我们听了无数遍“育儿的本质,是爱和接纳”,也在 @金凤 的日记里,有了更深刻的体悟。

(以下内容来自 @金凤 的口述和网络日记,已获授权,文字经由编辑润色加工)

我是一位 90 后妈妈,初中学历。小时候家贫,听家人说重庆是个好地方,当时暗暗下决心,长大后一定在重庆安家立业走出自己的一条路。

可惜,造化弄人,我们确实留在了重庆,却是为了女儿豆豆治病而来,已经待到第六个年头。

给豆豆做康复治疗这件事,我这辈子都不会放弃。

半夜一二点,焦虑恐惧失眠时,我没有放弃;

凌晨三点因为负债发愁,怕没钱缴康复费,在屋里走来走去想办法时,我没有放弃;

常年用腰凳抱着豆豆,导致腰肌劳损,疼得眼泪打转时,我也没有放弃…

不放弃的理由,无他,就因为她叫我一声「妈妈」。

很多人会说,“你真了不起啊,你真乐观啊,不怕苦不怕累”,其实你们不知道,是豆豆给了我力量。

记得刚来到治疗室的时候,我整个人都被吓懵了。耳边全都是小孩儿的哭声,说「震耳欲聋」也不夸张。

像豆豆这样的小孩,做康复,除了动作练习,还有非常疼痛的按摩治疗,用来矫正身形。

女儿每次都是痛得额头直冒汗,眼泪、汗水在脸上已经分不清了,喊着“妈妈,救救我”。

一边是孩子承受着巨大的生理折磨,一边是我如刀割般的心理折磨,眼泪从来没有流干的一天。

很多次,我真的好想打退堂鼓:让孩子这么遭罪,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希望

懂事的豆豆会说:“妈妈,我想走路,我还要去。”

2019 年 11 月 5 日,是豆豆刚学会站立的日子。

她牵着老师的一只手,小脚迫不及待往前迈,我哭着笑了,对自己鼓劲:我的选择是对的。

后来老师开始把棍子放在她跟前,引导她跨过去;或是用纸箱搭成阶梯状,教她慢慢往上爬。

到了 2020 年 3 月,我的豆豆开步了。

第一步没走稳,忍不住扶了旁边的凳子,然后她镇定地看着我:“妈妈,我重新来吧”。

就这样 5 步,10 步,20 步,我们走出了治疗室,走出了房子,走到了人流密集的街道广场上。

直到现在,还是会有人停下来看看,好奇地嘀咕一句:“这孩子怎么了?”

我那心思细腻的女儿,总能感觉到我一秒的尴尬和担心,会转过头安慰我:“妈妈,我不在意。”

上坡路、下坡路、大大小小的楼梯,只要是不一样的路,豆豆都要花很长的时间适应。但是,她没有怕过。

重庆的 8 月,地面热得滚烫,豆豆为了学好爬楼梯,汗水浸湿了背脊也要爬。

爬几步手撑地了,和我说:“妈妈地下好烫…”

“要不要我牵着走或者抱着走呢?”我问她。

“不用了,我控制好不往下撑就可以了”。

除了走路,很多小孩轻而易举做到的事,对她来说都是挑战。

比如,穿衣服、脱衣服。

有一天,豆豆心血来潮,要自己换睡衣。我忍住帮她的冲动,在外面等了很久。

结果我的豆豆是爬着出来的,给我道歉:“我自己穿衣服,找不到这只手的洞洞。对不起妈妈,我太慢了,怕你没有等我。”

妈妈怎么会不等你呢,不等你等谁。

豆豆还常常和我说,做梦都想穿漂亮的裙子还有公主鞋呢

因为康复治疗,豆豆常年穿着休闲运动束脚裤、运动鞋。一直到 6 岁多,才第一次穿长裙。

这条长裙对她来说是很大的考验,会不会被绊倒,上厕所怎么办,但是她坚持要挑战,开心地在我面前摆动裙角。

穿长裙走路是挑战,穿雨衣走路也是挑战。

有一天下雨,我背着书包、打着伞、再抱着她;豆豆也不轻松,得使劲抱着我,不然会掉下去。

她心疼我太累了,嚷嚷着让我买件雨衣,以后下雨她自己走路,即使会更慢,更累,更难。

我的孩子,懂事得让我心疼

了解脑瘫小孩的人,可能会知道,正常小孩,站起来就是站起来了,会走路了,会跑了,每一次生理成长都是里程碑式的存在。

豆豆不一样,她的「里程碑」都不是坚固的,今天可以走 100 米,明天可能 10 米都不到。对我们来说,是反反复复的心理鏖战。

但我能在重庆坚持康复治疗的动力,是因为豆豆。

她看得见我的付出,给了我有回应的爱,我家的「」,还有一双小小的手在努力撑着。我有什么理由放弃

豆豆 4 岁的时候,我和孩子爸爸想送她去幼儿园了。我们虽然不会走路,但在我眼里豆豆聪明,勇敢,对世界的探索欲也很旺盛。

看到别的小孩上幼儿园,豆豆常常露出渴望的眼神。

可是因为是脑瘫儿,走路不方便,没有学校愿意收我们。

我跑了很多学校,都被泼了冷水。我能理解学校的难处,但我更怕看到豆豆失望的眼神。

直到豆豆 5 岁的时候,一位幼儿园老师看到了我的视频,豆豆才拥有上学的机会。

入学那天,老师们为豆豆举行了欢迎仪式,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,我没有想到豆豆竟然上台唱了一首——刘德华的《今天》。

“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,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。”那一刻,我泪流满面。

而我,从此又多了一个身份,「陪读妈妈」。

为了时刻照看她的情况,也为了减轻学校的负担,豆豆上学,我寸步不离。

常常买好菜,就坐在幼儿园门口择菜,赚足了回头率。

附近的爷爷奶奶会一脸惊讶地看着我,这么年轻的妹儿没事做,天天坐这里干嘛?

这几年的「修炼」,让我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。开心的时候就解释几句,忙碌的时候做好手头的事,也就不管了。

对了,今年最最开心的事,就是我的豆豆走进小学的校园啦。

五年时间,我抱着她,扶着她,牵着她,直到目送她远去。这五年,我每天都在期待这一天,心里除了激动,还有深深的不舍。

如果「放手」是一门功课,那作为妈妈,我永远都不及格。

至今,豆豆已经入学几个月了,比我想象中顺利很多,数次让我泪流。

学校里有一个小妹妹,好小好小,放学了不走,老师安排列队放学她也不走。

她也不说话,就静静地等豆豆,想帮豆豆拿书包。

明明自己也是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孩子,身上也有大大的书包,她还要提豆豆的饭盒。豆豆说我自己提吧,但她小小的身躯依然没有停止行动。

我们是不幸的人,我们又是幸运的人。一路上,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善意。感谢的话,我说再多也不会累。

谢谢你,小朋友,谢谢接纳豆豆的所有老师,你们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。

还有人问,为什么视频里很少出现爸爸。

我和豆豆的生活费、康复费用,一个月花销要一万多,经济重担压在了孩子爸爸身上。

豆爸只能远赴外地做木工,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儿。

他虽然时常与我们异地,但他的父爱从来不曾缺位,甚至有时是我的一面镜子,让我看到自己育儿的不足

一向惯着豆豆的我,有一天忍不住打她了。

豆豆爸爸一般在建筑工地做测绘工作,虽然戴着安全帽,但经常灰头土脸的。

那天豆爸刚结束工地的工作,给我们打了个视频。豆豆脱口而出:“爸爸很脏,我不想看他。”

长久以来的经济压力、康复进展挫折,心疼孩子爸爸的我,一气之下打了豆豆。

哽咽地呵斥了她:“爸爸这么辛苦,是为了谁?”

我并没有说太多重话,豆豆一向懂事,没多久就自己给爸爸发去了语音:“爸爸,对不起......”

我没想到,孩子的爸爸回复了一条长长的消息:

“爸爸没有生你的气,你并没有撒谎,因为你是一个爱干净的孩子。只不过你要明白,脏,分很多种,爸爸脏,只是因为爸爸的工作环境很恶劣。”

孩子爸爸没有怪豆豆,反过来「教育」我:“孩子只是不明白,你应该好好讲道理,她爱干净,也是好事。”

爸爸对孩子的接纳与理解,让我羞愧不已。

书上都说,亲子陪伴不在时长,而在质量。豆豆爸爸只要一回家,就会带着女儿出门遛几圈,扛着她,抱着她,背着她,聊着天慢慢走。

豆豆说:“爸爸工作忙起来都不记得自己的节日了,但他六一儿童节却给我买了礼物。”

她爱她的满分爸爸,虽然爸爸没有给她特别优渥的生活,但康复治疗的这几年即使负债累累也从未放弃过。

他是在医生说豆豆这辈子可能站不起来时痛哭的爸爸,是痛哭之后想尽办法努力赚钱给豆豆康复的爸爸,他是豆豆眼中的超人爸爸,大厨爸爸,修理师爸爸。

外人看着,我们一家总是笑呵呵地陪着女儿。

一段 5 分钟就能走完的路,我们可以陪着女儿走 50 分钟,时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,鼓励豆豆,夸奖豆豆。

只有我自己知道,崩溃是深夜里出现的魔鬼。

有段时间,我被医生诊断为焦虑症。

晚上睡不着,情绪也不稳定,一个人坐在床边泪流不止。

与其说焦虑症,不如说我有「月初恐惧症」。

经济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,我最讨厌月初。各种账单「纷至沓来」,像是一块块石头,压在我心头。

康复费用也欠费了几十次,好在康复的张老师不催我,房租也该交了。我不受控制地陷入自责,为什么以前读书不认真,如果我有学历有工作有收入,豆豆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就可以大大方方告诉我了,为什么我没有技术没有本事。

又是我的豆豆,治愈了我。

日子再难,太阳亮起来的那一刻,我都会看到豆豆的笑容,照常带她康复,陪她走路

看到豆豆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,一次又一次,没有说过放弃,在一个 7 岁孩子面前,我自愧不如。

如果是生命对自由本能的渴望,让豆豆愿意接受治疗;那么能让豆豆不怕疼不怕累,坚持下去的,一定是我们深深凝结的爱。

二十岁觉得世界上最美的承诺,是婚姻典礼上的生死与共;成为妈妈才发现,最美的承诺,是“妈妈陪不了你一辈子,但是会用一辈子陪伴你、托住你。”

豆豆,我们一起加油

后记

采访这位妈妈,让人想起纪录片《生活万岁》。

导演说:“生活,是进窄门,走远路,见微光

生活给我们的门不是敞开的,更不是通达的大道。

当我们进到这个窄门里,我们接下来的路很远,也有黑地儿,但是都要走下去。我们要在这条路上找到亮,找到微光,找到自己的信念。”

@金凤 夫妻俩无疑是豆豆的救赎,而豆豆,早就是他们的微光。

对他们而言,所有的困苦,最后都抵不过一个字,「

发布于:浙江

下一篇:5月5日立夏!4件事千万忍住别做,一年顺顺当当没烦恼,记得转发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