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小雯
昨天一个读者和我说,她和一个朋友绝交了,情节很简单,她平时对她总是很好,自己不舍得的东西,她都舍得送给她,但是她却不能够给她同样的回报,还经常辜负她。
我说,是你做错了。
她很愕然。
你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事?
精打细算过日子,舍不得给自己买贵的衣服,贵的包,贵的护肤品。
可一旦遇到朋友生日、亲戚孩子升学、恋人心情不好,你立马咬牙掏钱,买最好的、最贵的、最用心的礼物。
你以为你这样付出,对方一定会感动、珍惜、记得你的一片好意。
可现实却是——
你送出去了礼物,换来的可能只是对方一句轻描淡写的“哦,谢谢”;
甚至连“谢谢”都没有,一脸理所当然,好像你送的东西,不值一提。
你心里难受,却不好意思说什么,只能安慰自己:“我愿意的,我不求回报。”
但你真的甘心吗?你真的不想要一句肯定、一次珍惜、一个回应吗?
你要明白,这世上最不值钱的付出,就是你自己都舍不得用,却砸给别人的“殷勤”。
不是你不够好,而是你把别人放得太高,把自己放得太低。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:为什么你越舍得给别人买,别人越不感恩?你要如何调整自己的付出方式,才能活得体面又不被辜负?
一、你总想“用贵的东西表达爱”,但人性最容易忽略“唾手可得”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:
你送别人几百块的东西,对方爱搭不理;
但你冷他两天,他却立马来找你。
你煞费苦心挑的礼物,他不当回事;
但你一句直白的拒绝,他倒记了很久。
这是人性。
唾手可得的东西,人不会珍惜。
你送出去的东西越贵重,越代表你越在乎、越“低姿态”;
而人天生有一种“习惯性忽略”的本能——
越容易得到的,就越没价值。
心理学上有个“稀缺效应”:
越难得到的东西,人们越重视;
反之,越容易被满足的付出,越会被当成背景音。
你自己舍不得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转手送给别人,是在传递一个信号:“你比我自己更重要。”
可你忘了,在人际关系中,你不是“服务员”,你不是“讨好者”,你是一个平等的个体。
你把别人捧得太高,对方自然就看不见你的价值。
所以,别再用你买不起的、用不起的、自己都不舍得的东西,去感动一个不珍惜你的人。
真正重要的人,不在乎你送什么,而在乎你是谁。
二、你以为付出能换来关系,其实是让自己掉进“情绪账本”的陷阱
很多人之所以拼命送礼、花钱、付出,其实是心里在默默算一笔“情绪账”:
“我为你这么好,你就该对我好一点”;
“我送你这么贵的礼物,你总得记我一份情”;
“我自己都不舍得用的东西给你了,你总不能伤害我吧?”
你有没有这种心理?
但可惜,人性最经不起“算计式的感情”。
你以为的“感动”,别人不一定能接住。
你以为的“分量”,在别人那里可能就是“常规操作”。
你觉得你为别人付出了百分百,对方就该回报百分百;
但对方根本没按这个公式来,他可能只觉得你是“天生大方”“你就是愿意”“反正你也不差这点”。
于是你开始委屈,开始委屈中积累怨气,怨气中开始破坏关系。
最后不是“感情升温”,而是“关系决裂”。
心理学上有个经典词叫“情感投资陷阱”:
你前期投入太多,就会不甘心退出,哪怕对方冷淡、无视、敷衍,你也会咬牙继续“加码”,直到被掏空。
你以为自己在爱,其实你在用“成本沉没”来赌一个并不存在的结局。
所以,适可而止的付出,才有资格被尊重;不计代价的好,永远不会被看见。
三、你之所以会这样付出,是因为你不相信“自己值得被珍惜”
说到底,那些不断送出“贵重礼物”、不断用超出能力的方式对别人好的人,内心其实藏着一种东西——匮乏感。
你不相信自己光是“这个人”,就足够好;
你不相信别人会因为你的人格、你的存在,而真心待你;
你怕别人不喜欢你,于是你送贵的、做多的、贴心到位的。
你以为:
“只要我足够有诚意,别人就会留下来。”
但你忘了,真正留下来的人,不是被“买”下来的,而是被你这个人吸引的。
你不需要靠牺牲自己来维系关系。
你只要做自己,保留尊严,守好底线,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才是值得的。
别人不会因为你送了什么、花了多少,就记你一辈子。
他们会记住的,永远是你有没有界限、有没有自尊、有没有在关系里有主心骨。
所以,与其花大价钱给别人买“讨好礼物”,不如花心思经营自己。
你自己都不舍得用的东西,就别轻易拿出去。
因为你值不值得,不能靠物质来证明。
你越看得起自己,别人才会看得起你。
四、梅娘说
你要记住一句话:
在关系中,最蠢的付出方式,就是“高配自己,低价送人”。
你省吃俭用,把自己都舍不得买的东西送给别人;
你咬牙买下奢侈品,只为了换来对方一句“谢谢”;
你偷偷打折自己,却希望别人满分回报你。
可人性不是这样运作的。
人们永远不会珍惜那些太容易得到的好,太便宜就能交换的心意。
别再用自己都不舍得用的东西,去打动一个从不为你动心的人;
别再透支自己的经济、情绪、时间,只为了一个可能根本不在意你的人。
你越是把别人当“值得投资的对象”,别人越容易把你当“随时可退货的产品”。
你要相信:
你不需要用“高价”去换取一个人留下来;你只要有尊严地活着,就已经足够了不起。
所以,从今天起:
别再“高估别人、低估自己”了;
别再“你都不舍得用的东西,却送得理所当然”。
你活得体面一点,舍得为自己花钱一点,懂得为自己保留一点,才是真正的成熟和清醒。
发布于:江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