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老方在互联网
当你为一句话而有所感触的时候,就是你的心在提醒你不要错过机会。
在我们的人生中,灵感从来都是让你猝不及防,突如其来,你当时觉得自己记住了,实际上它转瞬即逝。
我在有过很多次的教训后,终于有了一点经验,那就是灵感来了就记下来,如果条件允许马上就去感受它,听从它的指引。
所谓冥冥中自有感应,我认为每个人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内心都是有提示的,但不是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这个提示。
对我而言,有一句话确实给我带来了灵感和指引,让我受益匪浅。
如果你不改变,那么你就是选择了它:这句话我看了无数遍!
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,我心里马上就找到了印证,我想起了一个长辈,他毕生都在抱怨和发牢骚,认为自己不该是这样的命。
但想一想,既然你从来没有改变自己,那你岂不是就是接受了这样的命运?
先天的“命”只是给了你一个种子,而后天还有“运”的存在。毕竟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,永远是在变化之中。老方说偶然性永远存在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宇宙是混沌,随机随处发生。
随便就说自己“命不好”,实际上还是逃避和自欺欺人。
如果世上每个人都是出生在富贵之家,生下来就在罗马,那你就能够出类拔萃,脱颖而出,成就非凡的事业了?我们看现实中多少“坑爹”的例子?自己不行,那家庭的托举和苦心都会是无用功,不但行不通,反而会给家庭带来灾难。
没那么简单吧,出身好却一辈子平庸的人比比皆是。其实,平庸也是一种自我的选择。
天助自助者,只要你真心想要改变,那就可以改变。
不如意事常八九。一个音乐老师给我讲过她的故事,她说这个行业非常拼天赋,如果天赋不行,那不管家境还是努力都是作用有限。
所以好的老师都非常挑剔,接触一两次之后就会断定谁行谁不行,他们不会在不行的人身上浪费时间、精力和感情。“人才真的是筛选出来的”,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。
但她就是不认命,尽管老师明确告诉她天赋有限,难以大成,她还是不愿意放弃,“我是真的喜欢这个事”,于是她做了很多努力,让老师知道她一直在进步,大概用了一两年的时候,老师从一开始的冷漠、不耐烦,到后来的认可和欣赏,一切都是靠她的争取。
我很理解她,我在工作上也见过一些这样的人,他们一开始平平无奇,但他们又总会给人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”的印象。这样的人就称得上精进,一心精进的人,在机会来的时候总能把握住。
自助者天助之,一个人只要是愿意改变自己,那他确实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我们必须相信这点。
马斯克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?
现在大家都知道马斯克是个天才,但在他还小的时候,这个世界还不知道他,身边也没有几个人认为他会成为什么天才人物。
不只是马斯克,我们看乔布斯的出身也不太好,马斯克少年时候就“逃离”了父亲,乔布斯则是一出生就被母亲送给了别人,他是由养父母抚养长大的。
两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跟别人不一样,比如马斯克就表达过人类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概率很低的观点。很多人都认同这点,他们相信这个世界类似于《黑客帝国》中的矩阵。
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观念,马斯克敢想敢做,不管是发射火箭还是用特斯拉颠覆传统汽车行业、改变人类的出行,都是常人不敢想的事情,简直太疯狂了,很不理性。但如果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跟马斯克一样呢?
我们不妨想象一下:假如自己是在一场梦中,那是不是可以自己进行“编程”,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精彩?具体如何做呢?就是通过想法的改变,并由此改变语言和行动,最终改变命运,创造奇迹。
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,我们都是被自己的思想局限住了。
从古至今,人和人都存在客观差异,有人穷有人富,有人聪明有人愚笨,但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是一样的,以及生死和过程也是一样。
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,这个世界对每个人都是一样对待,不会特别青睐谁,也不会特别讨厌谁。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应之以治则吉,应之以乱则凶”,在规律面前,众生平等。
既然如此,那如果我们仅仅是由着环境改变自己,为世俗的观念所驱动,追逐自己的欲望,想要这个,想要那个,老方说那就是为梦幻泡影所迷惑,以假为真,营营役役一辈子。
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过去的已经过去,未来还没有来,当下才是礼物——这是你生命中最老的时候,但反过来说,对未来的你而言,这也是最年轻的时候。所谓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,我们要与时俱进,就是应该不断刷新自己。
还是要认识自己,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,有太多的东西会欺骗到你,蒙蔽你的心智,左右你的情绪和想法,如果你不能做自己的主人,不能克服自己的弱点,那就会为物所役。君子役物而不役于物,就说我们要借假修真,驾驭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,以我为尊,而不是被金钱、名利、欲望等所奴役。
最后,如果你不改变,那么你就是选择了它。“它”是什么呢?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想法、心态和行为,那你就会面临更残酷的现实。毕竟不能改变自己的人就什么也改变不了,命由己造,福由己求,自己的福需要自己去修,逆天改命的根本就是发自内心的改变。人生缘起性空,你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也一定是有缘,也请你分享给更多人。